楚域品牌文化网

讲好楚文化传承故事  打造九省市创新品

咨询热线:0716-8801226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3971108596

              13387197510

中国何时拥有世界百强品牌?

作者:荆楚品牌文化网

中国何时拥有世界百强品牌?


我国不缺世界百强企业,为何没有世界百强品牌?


  日前,某国际知名杂志和传播机构共同发布的“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”中,中国品牌无一上榜而在一项美国民意的调查中,美国民众竟将三星、丰田误认为中国品牌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是中国品牌长期积弱的突出表现,品牌将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致命“短板”。  

    中国品牌缺席全球百强  


  由美国《商业周刊》杂志与国际品牌集团合作的“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”从2006年连续发布年来,中国品牌在这份全球百强品牌名单中始终难觅芳踪。“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”显示,可口可乐公司以666.6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居榜首,除美国企业外,日、德、法等各国企业均有企业上榜。  
“改革开放30年来,我国已有170万个品牌,其中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名牌,却在全球品牌百强中没有一席之地,十分令人尴尬”知名广告传播学者、厦门大学陈陪爱教授如是说。  
今年9月22日,在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公布的美国民意调查中问及:“美国人知道的中国品牌有哪些”。结果显示,42%的人想不到任何中国牌子,大部分被提到的品牌不是中国品牌三星、丰田、尼桑等竟被不少的受访者误认为是中国品牌。  
  而在两个月前,由美国《财富》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“世界500强企业”名单中,35家中国大企业赫然入围,其中中石化、国家电网、中石油家位列百强,分别是第16位、24位和25位。  
  我国不缺世界百强企业,为何缺少世界百强品牌?陈陪爱教授分析,原因之一是世界百强企业与百强品牌的评估标准不同。世界百强企业评估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年销售额,中国石化以1592.6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成为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,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丰田公司“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”评估指标是“品牌价值”,在“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”中最低进入门槛为33.38亿美元,我国还无一品牌能够取得“门票”。  

     品牌弱势将成致命短板

  业内人士指出,中国品牌的弱势与国家竞争力的逐步增强不能成正比。从国家竞争力状况来看,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升至世界第位,贸易总量升至第位,彩电、洗衣机、冰箱、服装鞋帽等多达百余类的产品居世界产量第位。中国品牌弱势现状如长期延续,将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致命短板’”。陈陪爱说。  
  福建省晋江市素有“中国品牌之都”的美誉,同时晋江也是全国最大的制鞋基地之一,全国每年制造的70亿双鞋子中有10亿双来自这里,占世界鞋业总产量的10%以上。晋江大型制鞋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晋江鞋与美国耐克鞋的制造成本只差几美分,但两者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却相差10倍,甚至更大。“原因就是晋江鞋的品牌价值还远不能与耐克鞋相提并论,这种现状将使中国鞋业难以摆脱处于国际产业链底层端的困境。”这位负责人说。  
“中国品牌现在不仅难以挤身国际中高端市场,反过来在国内消费市场,顶级名牌也几乎都被国际品牌所垄断。”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张炳光教授说,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断输出产品、资本和品牌,只动用少量的资源和资金,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设备,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广阔市场。  
  张炳光举例,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可以证明这一点。上个世纪80年代,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消费市场,因其填补相关市场空白而取得巨大成功。在巨大商机的诱惑下,非常可乐等上百个国产可乐品牌纷纷诞生。然而短短几年过后,国产可乐品牌逐一消亡,原有的可乐企业大多数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收购为加工车间。现在,可口可乐又将侵略的“魔爪”伸向了汇源果汁,企图再度垄断中国果汁饮料品牌。  
  陈陪爱担忧,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较,在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,特别是在美誉度方面。美誉度不佳的重要原因是产品的公信力不高,产品的稳定性不好,产品的科技含量欠缺  

   

    中国企业创牌路在何方


  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知名品牌,拥有多少国际知名品牌,可以说已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。我国现已迈入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新道路,中国企业是否该确立一个新目标:为创造全球最佳品牌而努力奋斗。  
  陈陪爱认为,中国品牌要提高在世界上的公信力,首先要以国家的整体力量进行塑造,而非单个企业所能完成得了的。国家要通过引导和政策扶持为企业品牌公信力的提高注入新动力,同时还要加强品牌成长的文化环境建设。  
  其次,品牌重在。综观世界知名品牌,褒扬工业产品的具体品牌都突出一个字;而我国企业品牌是组合式的,并不是出来的品牌没有良好的基础,因此有量的优势,而没有品牌信誉的优势。最典型的现象就是进入世界50035家中国企业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又一个的行业,将行业内许多小舢板企业捆绑在一起成为大航母,而不是一个个的具体品牌’ ” 陈陪爱说。  
  福建柒牌集团总经理洪肇弈认为,企业要创品牌贵在持之以恒的努力,并按国际规则打造品牌。如果企业创品牌看成是和养猪一样的行为,养大了就卖,见好了就收;这样不仅品牌难以持续发展,更谈不上创造世界级的名牌。(据新华网作者来建强)


楚域品牌文化网 欢迎您的光临!
联系人:金器文  胡启文  大 州
联系电话:0716 — 8801226(兼传真)
联系手机:13971108596  13387197510

联系地址: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中路253号
   (市政府东大院内)荆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

联系邮箱:hbqywh001 @163.com    497844689@qq.com

联系微信:13971108596